作為動物界唯一直立並靠雙腳行走的人類,他的運動能力到底是怎麼發展的呢?我們會發現,幼兒早期手腳的運動是有規律可循的,比如我們經常所說的七坐八爬,就代表瞭這種規律的總結。蒙氏早教理論認為幼兒運動的發展涵蓋兩個方面,一方面遵循瞭生物規律,另一方面與人的內心世界相連,這兩方面分別和腳與手緊密相關。
腳的發展——遵循生物規律
腳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生物基礎,學會走路貌似不受環境的影響,而是來自大腦發出的命令。幼兒首先會坐起來,第二個階段是翻身,然後爬行;緊接著,他學會瞭獨自站立,並且能整個腳掌著地瞭,還能扶著東西走幾步呢;到達第四個階段,他已經能夠獨自走路,不需要別人的幫助瞭。
手的發展——與內心世界相連
而手的發展卻不是那麼回事,它與環境緊密相連。我們可以說雙腳肯定是用來走路的,而對於未來手的功能卻不能統一定論,誰知道嬰兒未來將會做什麼呢?手表達瞭人的思想,從歷史上的手工藝品,我們就可以發現這一點。手工技巧的發展與心理發展是同步的,作品越精細,人投入的智力就越多。
讓我們仔細研究下手的發展進程。剛開始,嬰兒用手是無意識的抓或拿,當你拿個小物品給他,他會嘗試抓緊;接下來,抓的動作就變成有意識的瞭,他會選擇他感興趣的物體抓握;然後,他不僅能自如抓握,還發展其他手的動作,他通過觀察周圍的環境,開始自己的行動瞭,他拉開抽屜,拿櫥櫃的衣服,還會蓋瓶蓋,撈水裡的東西。這些發展都與外界的環境關系密切。
兩者的聯系
當然,腳和手的發展並不是相互孤立的,大概在孩子一歲半的時候,這兩者發生瞭聯系。這時他們開始希望用手拿一些重的東西,這需要腿來支撐他們;而且,他們利用腳走到他們想去的地方,到瞭目的地後具體工作則由手來完成。在手的技能和腿保持平衡的能力聯合以後,孩子們邁向瞭新的獨立水平,他們能夠自己做一些事情瞭,他們開始進行力量的訓練,嘗試拿更重的東西,並進行難度更大的行為,比如攀爬。隨後,他們逐步參與到環境中去,他們開始模仿大人,並發展出新的技能。正是這兩個方面的發展,讓他們成為一個自由的新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