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一般是指一種認知方面的能力,它是指潛在的能力,而不是已獲得的知識技能。智力是兒童心理學研究的重要課題,科學傢們對兒童智力的發展、影響因素等的研究都非常關註,那麼哪些是影響智力的主要因素呢?
遺傳
1972年,智力遺傳論的積極支持者A.R.詹森等人從英國、美國和丹麥的四個有代表性的雙生子智力相關的研究資料中分析得出結論,認為遺傳對智力所起的作用占遺傳和環境總的作用的80%。不過根據多數國傢的兩類雙生子對比研究的資料,所得遺傳指數有很大差別,最高的達0.93,最低的隻有0.41。這說明遺傳在智力上的作用大小不是一個固定的常數,而是因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年齡時期、不同的測驗項目等而有所不同。
環境
環境對智力的影響,包括社會經濟地位、親子關系、營養吸收等。根據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和韋克斯勒兒童智力量表兩種標準化智力量表測驗結果,都表明來自較高經濟地位(如父親為專業人員或半專業工人)傢庭的兒童得到較高的IQ分數。但一些研究者發現,這種經濟地位與IQ間的關系在2歲之前並不顯著,從2歲開始則越來越明顯。
親子關系也是科學傢們特別關註的課題,如分析雙親的態度,教育水平與兒童IQ的相關。一些研究發現:從母親那裡得到較多刺激的嬰兒,在智力上有所增進。有的研究表明,這種早期開始的相互作用與後期的智力測驗分數有密切相關,在智力上的受益是長期的。杭齊克1967年的一項縱向研究《兒童21個月時的雙親態度與兒童18歲時的智力測驗分數的相關》表明,母親在孩子早期生活中的親密感情與男孩18歲時的IQ有正相關,但與女孩沒有什麼關聯。
性別
一些研究者發現,性別對智力的發展也有影響,例如隨著年齡的增長,男孩的IQ多趨於上升,女孩多趨於下降。有人認為IQ的增長與某些個性特征有聯系,如一個研究報告IQ升高組的兒童個性多進取心,競爭性等;下降組則多依賴性、被動等。一般認為,進取心、好勝、獨立主動性、克服困難的堅韌性特別是渴望成就的動機等特性,是男性特征,而與女性特點似乎不大相關。
產序
20世紀70年代,一些研究者通過30萬入伍人員的分析,既含獨生傢庭也含有9個孩子的傢庭。研究發現聰明的孩子來自最小的傢庭和多子女傢庭的第1胎,而且智力分數依產序下降而降低,通常是最後一胎分數最低。如果按傢庭經濟地位分為3組,而產序作為獨立變量,那麼各組的智力最高分都在第1胎,其次第2胎,依次類推。解釋這個結果的論點有兩種:一是認為頭生或獨生得到雙親的較多的關註;二是從生物學的事實出發,每次妊娠可能會引起下一次妊娠的宮內環境的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