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喜歡模仿大人,他們會學著爸爸媽媽說話的樣子,還會模仿電視裡的人物形象,模仿他們的聲調與話語。他們的模仿能力特別強,這是他們學習與自我發展的一種方式。
模仿是學習和適應
寶寶的模仿並不同於猴子的模仿,他們模仿是源於內在發展的動力,他們通過模仿來學習並獲得能力。孩子從來沒有用過筷子,但當他們經常看到父母在使用筷子時,他們模仿著像父母一樣拿起筷子,多次練習孩子也就會瞭。很少有傢庭要單獨教會孩子用筷子,都是孩子看著大人怎麼用就學會瞭。而外國人就算教他們很長一段時間他們也學不會呢!
模仿有助於理解情感
神經生理學者驚訝地發現,人類模仿他人的表現獲得快樂或悲傷時,大腦中的鏡像神經元素會變得很活躍,從而出現鏡像。也就是說人們在模仿他人的時候,也能像他人一樣感受到快樂或是悲傷。
寶寶在模仿父母的表情時,鏡像神經元使幼兒能夠推己及人,從而體會到父母的心情。也就是說,通過對身邊人表情的模仿,寶寶學會瞭善解人意。梅爾佐夫和普林茨指出嬰幼兒在模仿過程中學會瞭區分自我和他人,模仿能力的發展維系並增進瞭兒童的社會化過程。
模仿能提升心理能力
研究表明,新生的幼兒不具備完整的心理結構,他們的心理反應是發散的,不連貫的,他們對自身完整性的認識來自於鏡像。他人,包括成人和同伴都是幼兒的鏡像。幼兒從鏡像中看到人的完整形象,所以,幼兒會對鏡像進行模仿。這種模仿是構建幼兒心理世界的一種重要方式。幼兒對鏡像的模仿也就是其自身具有心理能力的表現。
模仿代表瞭和周圍事物的關聯
我們發現,孩子特別喜歡穿戴爸爸媽媽的衣服或鞋帽,這是因為每一個孩子都非常渴望自己能夠像他所愛的人,因而在這種渴望的驅動之下,他會喜歡拿著傢長的皮包或者戴著大人的運動帽在傢裡走來走去,無論什麼時候他戴著父母的飾物,他都會感覺到與父母之間有種直接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