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寶寶在1歲左右就會說出第一批單詞。但是,在1歲半以前,他們的語言是“單詞句”,即用一個詞代表的句子,因此1歲至1歲半被稱為“單詞句階段”。
語言發展的“單詞句”階段
寶寶使用單詞句表達願望、要求、命令或陳述,帶有明顯的語言性質。然而,單詞句不包括句法,它隻是一個單詞,所以,有的研究者認為它們是“非語法”形式的初始言語。
單詞句具備下列特點:
1、代表的非字面意思
寶寶最初的單詞句並非指某一特定物體,而是與特定情境相聯系。寶寶最初說出的“mama”可能表示各種請求,具有“全通用目的”,而不是叫媽媽。
2、表意不夠清晰明瞭
單詞句含義不夠明確,語音也往往不夠清晰,不能完全表達自己的意思。因此,必須輔以表情和動作。所以,單詞句又被稱為“言語動作。”由於單詞句表意不夠清楚,成人除瞭根據寶寶說話時的表情和動作外,還必須根據說話的情境來推斷其意義。因此,一般隻有與寶寶親近的人才能聽得懂。
3、可表示詞語本身的概括性
隨著詞匯量的增長、生活經驗和認知能力的發展,寶寶到1歲半時,使用的詞語不但可以表示具體事物,而且使用中顯示瞭詞語本身所特有的概括性。例如,寶寶出示喝完水的杯子說“沒”,指的是杯子空瞭這一現象,“沒瞭”、“空瞭”是對一定現象的概括。
1歲半以後,寶寶能間斷地並逐漸能連續地使用兩個詞表示事物。例如,“要……狗狗”、“寶寶……餓”。這種兩個詞的間斷聯系可能是“主語—謂語”,也可能是“謂語—主語”或“賓語—謂語”、“謂語—賓語”。這表明寶寶正在向“雙詞句”過渡,他們把單詞聯系起來表達和陳述思想,並開始與人進行雙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