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國幼兒園的教育模式非常豐富,有傳統的同齡教育、蒙氏混齡教育、華德福、瑞吉歐...先瞭解一下這些早教機構的特點,為選擇幼兒園做參考。
傳統教學模式
大部分公立幼兒園都在使用的教學模式是,同齡孩子被分到一個班級,由幼師按照既定的課程和科目,以老師的講授為主,向孩子灌輸知識。由於中國的教育制度,傳統幼兒園更偏向於教會孩子的某項能力,比如學習數字1-100怎麼寫,教孩子怎麼寫字,教孩子畫畫等等。
國外引進教學模式
包括幾種理念,核心思想是,讓孩子自由發揮,自己尋找教室中感興趣的材料。但是不同的教學模式也有一些區別:
1、蒙氏教育
蒙式主張在2歲半或3歲開始進行一些有目的的教學。最終目的是協助孩子正常化。透過環境的設計、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構完善的人格。蒙臺梭利哲學認為,年幼的孩子還不能清楚地區分現實與想象,涉及到想象的活動應該推遲到孩子在現實中打穩瞭基礎之後。因此蒙式的教具偏理性。孩子在工作的過程中可以發現一些規律,比如從大到小,比如方和圓。但是對於孩子的想象力培養比較少,沒有洋娃娃,沒有玩具,隻有教具,這樣對孩子想像力比較有限。
蒙氏教育比較註重規則,比如作為教學的老師常常會重復“請等待”“輪流玩”“拿別人的東西要經過允許”等規則,除瞭“不能傷害別人身體”幾乎孩子在園裡什麼都可以做。
2、華德福
華德福教育偏感性,覺得玩具能幫助孩子重新感受從現實中來的體驗,這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越是簡樸的玩具,越具有開放性,教育作用越大。因此在華福德幼兒園會有圓木頭、有海邊的貝殼,有用於服裝或蓋房子的長條絲綢或棉佈,佈娃娃很多是沒有五官的,華德福認為制作特別精細的玩具有損孩子的想像力。華福德幼兒園裡沒有任何教具。教室裡甚至見不到圖書,老師們有意地避免孩子過早地接觸抽象的文字。
華德福認為蒙氏教育中“誰先拿到誰先使用”使孩子偏離瞭遊戲的初衷而醉心於對物品的占有,一場自由遊戲變成瞭占玩具遊戲,看似保護孩子的物權,實則誤導和喚醒瞭“占有”;華德福的做法是讓孩子自己商量解決的辦法,如果還是在爭搶就把玩具收走,告訴他們這樣拉扯會讓玩具很不舒服。
3、瑞吉歐
瑞吉歐的教育者認為,對孩子的正確理解是一切教育得以成功的關鍵因素。在瑞吉歐理論中,孩子是一個擁有充分的生存和發展權利的人,他們是主動的學習者,而學習是一種互動的、以某種相互關系為基礎的社會建構過程。對於瑞吉歐來說,教育是一種通過共同的探索進行的社群活動和文化的分享。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的人數較多,比如當老師發現幾個孩子對某件事產生瞭共同興趣,那麼老師會這對這個興趣點設置課程,之後進行小組,讓興趣相同的孩子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