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生娃前,你是沉浸在童話故事中的公主或者是傲嬌的女王,生完娃後,才發覺生活給瞭你重重的一錘,你必須開始面對生活的種種雞毛蒜皮之事:每天重復著娃的吃喝拉撒和傢務活,白天操勞,晚上還得喂奶睡不好。
或許這些你都可以忍,唯獨對寶寶的教養問題,你眼裡揉不進沙子。看到婆婆給寶寶把屎把尿,你想到把屎把尿的危害,找瞭一堆理由和她攤牌,她硬是不吃你那一套,還是自顧自的;看到老公經常忙著工作,你擔心寶寶少瞭他的陪伴會有性格缺陷,忍不住和老公爆發戰爭;看到姥姥姥爺寵愛寶貝,給他買零食,你覺得如臨大敵,呵斥他們不能再縱容瞭。
親愛的媽媽,我們理解一個媽媽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想讓他在最健康、最科學的傢庭環境下成長。可是,你有沒有忽略一點,其實,寶寶最需要的是一個“有愛”的傢庭環境。傢庭才是寶寶的第一學堂,爸爸媽媽是寶寶的第一位老師,如果他整天在雞飛狗跳的指責謾罵中成長,你還能指望他能平和沉著地為人處世嗎?
教養方式並無絕對的標準對錯。從古至今,我們可以看到教養的理論非常豐富,種類繁多,而這些理論都是在一定的假設基礎上進行構建的,必然不同的假設基礎所構建的理論會有側重甚至不同,有時候很難一棒子就打死哪個理論,也很難說哪個就是一定正確的。本來,每個個體就是全然不同的,因材施教、博采眾長往往比單一執行某個理論更科學,而父母具有包容性的胸懷、有時時反思的獨立精神,對孩子的長遠影響,勝過任何一條刻板規定。
所以,媽媽們,放松你的緊張情緒,反思一下,自己之所以這麼執著於某一條教養方式,是真的衡量過覺得對寶寶更有利,還是隻是你想要得到“控制權”,或者對寶寶有一些強烈的期待。如果你確實認為對寶寶有好處,那更應該用好的方式讓傢人接受。我們可以平心靜氣地和傢人討論,不要一上來就以“我就是對的就該聽我的”這種態度溝通,聽聽傢人的心聲,理解他們的想法,再和他們說說你的看法和理由,盡量找個大傢都接受的方式去做。傢庭教養的一致性對寶寶的成長性是很重要的。
很多人說,生娃是女人的第二次成長。一點沒錯,你得學會照顧寶寶的各種技能,不再是那個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姐姐”;你得學會處理傢庭關系,不能再做個任性的大小姐;你得學會獨自承擔責任,不能過度依賴丈夫;你還得學會自我成長,做個樂觀、包容的媽媽,才能給孩子帶來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