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網曾經看到這樣一個案例,已經兩歲的熙熙來ITC班已經三個月瞭,此時她正在教室裡獨立工作,她很喜歡和動物玩過傢傢,看得出來她很專註,很自在,暫時不需要陪伴。這時,本來坐在教室外的媽媽起身離開瞭。
起初熙熙沒有註意到媽媽的離開,可是沒過一會兒她就發現瞭,眼睛露出緊張的神情問老師:“媽媽呢?”老師說:“媽媽去買菜瞭,一會兒就回來。”
熙熙聽瞭老師的話就繼續做工作瞭,可是過瞭不到十分鐘熙熙又跑過來問老師:“媽媽呢?”像這樣反復瞭幾次,然後不安心地回去工作,直到媽媽回來。
老師怎麼做
熙熙其實是已經比較獨立,比較自信的孩子,但是因為媽媽突然離開沒有告訴熙熙,熙熙表現出瞭緊張和焦慮的情緒。反復問媽媽在哪兒,焦慮的情緒影響瞭她的工作狀態。
待媽媽回來後,老師跟媽媽做瞭溝通,描述瞭熙熙發現媽媽離開後反復詢問媽媽在哪兒的過程。老師建議媽媽以後不管去哪兒,哪怕隻是離開幾分鐘也一定要預告孩子,孩子知道媽媽去哪兒瞭心裡才會踏實。
媽媽也覺得有些內疚,跟熙熙道歉:“很抱歉,剛才我去買菜瞭沒有跟你說,你發現媽媽離開瞭,你覺得很擔心是嗎?對不起,以後我不這樣瞭。”
離開前提前告知孩子
相信很多媽媽也有此類相似的經驗。覺得自己離開一會兒孩子不會發現,或者擔心離開時孩子會哭鬧,就悄悄地離開。這樣長期下去,孩子的哭鬧並不會停止,同時安全感也難以建立。
其實我們要相信孩子的理解力,像尊重其他傢庭成員一樣尊重孩子。傢長可以嘗試提前一天預告孩子:第二天的計劃、會出現在他身邊的人、並且說明你會回來的時間。第二天早上再預告一遍。然後在離開時,給孩子一個擁抱,大方地說:“拜拜,我愛你。我五點鐘回來。”
傢長準守承諾,按時回傢。這樣持續幾次,孩子和成人的之間的信任就建立起來瞭,孩子能預測到將來發生的事情,安全感就逐漸內化瞭。